《圆觉经》学习
“是经唯显如来境界,唯佛如来能尽宣说”
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;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
《圆觉经》
譬如钻火,两木相因,火出木尽,灰飞烟灭;以幻修幻,亦复如是。诸幻虽尽,不入断灭。
南无阿弥陀佛
INEWS / 大乘经典
自然法师:大乘佛法不是以「放下」为目的
来源: | 作者:自然法师 | 发布时间: 2022-07-22 | 162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节录于上自下然法师宣讲《圆觉经》第105集



文字节录:

但是,你要是不知道圆满发心,你抓着次第,那就不见得是佛法了。你抓着次第,就不见得是将来一定能够了脱生死,一定能够断得了烦恼。为什么?你根本不认如是心故,你在你自家心头之中,从来还在闇昧故嘛!

你抓着四谛中的感觉,也就表示,你还在镜体之前,你不断地攀缘镜色,就是不肯回头但认一下镜体的光明嘛!你就算抓着镜色,就算你能抓到镜色,比较你认为觉得好像的安详处,其实,你一直抓着那个安详的感受,在懂得心性的人,已然知道你就是什么?大可怜!大委屈!一直抓着那边你觉得安详,已经是显尽可怜,那是委屈相,更何况还要不断告诉你如何快乐修行。

「怎么样让自己快乐?怎么样让自己自在?怎么样让你自己放下?」全都是众生声音,全都是众生语言。行者这一生中,念念告诉自己,怎么样能够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唯此一事实,余二则非真。还在那边不断的感觉自己怎么自在?怎么放下?

那表示你想自在放下时,你现在这句话的根本心底深处最着重的,还是现前的感受。你念念都没放下,你要是没有着重现前的感受,你干嘛在现前的感受上面,去追寻一个「自在」?何必立如是「自在」的名字?

我根本不去认自在不自在,我也根本不去认放下不放下,佛门中叫你的放下,是前方便叫一个行者回头时,先放下过去的种种造作业感,但放下的目的,是要让他念念之间,开始听闻如是教授他回家的根本应该有的行者发心,后面有东西的,不是以放下为放下,放下为目的。

你认得大觉心体时,那「放下」二字都是多余啊。

觉体之中,根本无所谓放下不放下,觉体现前处现一切法,在实不有,虽然不有,你认为虚吗?在虚不无,清清楚楚,既然在实不有,在虚不无,你说放不放?

这里面根本不是放下不放下之所能解释的,那是心中真正的智慧的担当,那是你本来的面目,那才是真正照了人。那怎么会拿一生的所有一切生命,还在这边不断地延误咧?只求一个自在,只求一个放下,只求一个快乐的修行?

多一个念头都叫打闲多一个世间的语言的气氛,都叫搅遶!

再讲到说我要如何修行时得到自在,佛前忏悔去!为什么佛前忏悔?你就妄失觉得要自在的是谁嘛!在佛前你已经背佛而说,当然佛前忏悔去!就在你大觉心体前面,你背觉而说嘛!这一句话,你当然在佛前忏悔去。

慢慢你就体会什么叫做老实,随便自己起个念头,自己都会在自己心中,给自己两个嘴巴子,啪!啪!打回去!再也不敢妄起,念念就看到「觉得他的是谁?觉得要自在的是谁?觉得要放下的是谁?」

所以,念念不是在放下之中,找寻到放下的道理,不是在自在的文字上面,找到自在的道理,那是根本超越一切心意,不是在心意上面可以去明白的,那种心中的超然,那叫做释子,那才叫做释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