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讲法师:上自下然和尚
宣讲地点:台湾南行讲堂
宣讲时间:公元2020年11月22日
本讲随堂教材:
第二门、实际敛迹门之第六小门:「无分别者」
六 无分别者。谓见尘圆小之相。好恶飞颺者。是自心分别也。即此分别之心。缘尘而起。寻起无体。名相自亡。
随堂教材来源于大藏经:
唐.法藏大师 | 《华严经义海百门》之实际敛迹门第二
本堂要点摘录:
1.不是认为没有就叫做「无」!佛门之中讲的「没有」,你觉得「没有」还是觉呢,没有一个念头可以离觉建立的,所以你说「没有」,「没有」也是一种觉,不然谁觉得「没有」?
2.「圆观一如」都是在觉心上体会,但是觉心上体会的文字跟语言,你若是用错的时候,你会发现,你用错了,那就是众生的语言,众生的语言只会让你习惯于着相沉沦。你用对了那种语言,那就是思惟,那就是修行,所以闻思修入三摩地,千万不要以为那只是语言,只是一种理论。
3.所以要讲到无分别的「无」,你都要在自性上圆销的。你能够觉得这个觉心时,你在有、无之中说的「无」吗?不是嘛。所以你看到这个「无」时,你能担当「有」,担当「有」又何妨?你觉心担当有处,就是无分别处。能分别的,那个心一定不堕分别;要堕分别,分别根本不知道分别。
4.所以众生的分别是在哪里?「分」,都是以情想,情想为分。「别」,叫忆计。情想忆计就是分别。那你觉心现前处,不都是忆计吗?你灭了情想忆计还有觉心吗?就如同镜子现前处,不都是色吗?你灭了镜色,你能找到镜子吗?
5.律宗的条文,不是拿种种条文约束你的行为,他是检视你的发心。所以用种种角度,他都是在为一切行者提携自心。所以要看到行为之中你就知道,这个念头还在感受中流浪,这个念头流浪,就叫犯。所以流浪犯的是什么?再也不是这个事相犯不犯,这个犯就是我的觉心一定还在外面流浪,还在外面追逐,我犯的是什么?犯的就是不认觉心!
6.金刚经讲的「你用对了心,用对了参法」,你就自然念念不住。你别说:「我好像找到了这一念」,不必放下,你后面自然有一个善根「念念不住」。为什么不住?他就会知道,那这一念「觉得的是谁?」这也就是宗门上讲的「念念披剖」。但你要真正发了心。
7.觉心现的念头,名字虽然叫念头,念头也是觉。但是你不知道念头是觉,你就住念头。住在念头就像镜子住色一样,从此流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