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句话要听清楚,有很多人就是这种心法之中的根本究竟语言听不清楚,所以有一堆魔天现前!
那一切念头知道是觉,就是清净,所以他就放纵一切念头,那是根本不知道修心的人。
你要是在镜子上面要站在镜体看镜色,哪个镜色不清净?看到镜黑也是镜子的光明,看到镜白也是镜子的光明。
但是,你要是真正站在镜体的光明上看黑看白,你可曾还有一分想要追逐于黑?追逐于白?
上自下然大和尚
文字稿:
今天自己好好想想,你就在现在你的感受里面,随举你一念,你都会发现,那个不就是末梢的感受而已吗?那是随缘起的。
那你能觉得的这个感受的,你有没有体会过?能觉得感受的,你从来在心中没有肯回光过!
虽然你现在要想要回光,想要体会一个能觉,你还是拿着「所觉」的念头在解读「能觉」,那是因为心不熟故,难免最初回头时,还在搅乱。
但是,最初的搅乱,若是你没有最初的下手,最初的声音,最初的提携跟接引,你也永远心不会有熟时,心不会有体会时。
所以不要怕最初回头时,那个声音时,心中到底能够体会多少,能不能马上就能找得到,而是只要问自己现在开始回头没?懂得回头没?
所以这是华藏义海。你能够懂得回头时,就开始念念之间不断的就在解读心性了。
在感受当下,你就知道他已经不再是过去这么样刚强,抓着感受就说:「那是我的心,那是我的作用,那就是我」,你会发现「能觉得我是谁?」
你只要有一点体会「能觉的我那到底是谁呢」,所觉的「我」中的势力就慢慢慢慢好像就没有那么必要了。
连这个过程,这个「能所」还是最粗的,刚开始的见解,你都能够这样子慢慢体会。
久而久之,有一些大烦恼现前,你根本不需要别人教你如何断,你就自然而然跟他好像已然已有鸿沟。
因为你已经念念之间不在如是感受之上了,你已经念念已经不在乎如是感受的呈现了,你已经念念之间要找到自己的本来面了。
你也发现若是有一念找不到自己本来面目、自己心性,那那一念就是堕在现在根本捉不到,而且永远让你困惑的烦恼幻觉里面,你当然再也不甘心。
那个时候,你解读心性就跟别人不同了,既然不同,就知道华严的最初那已经慢慢回头,你能照见,你能走进华严义海了。
你能解读自心就叫华严,照了自己根本自性之中的本来的面目开发,那就是华严。
所以这个《华严义海百门》是京大荐福寺,看讲义,沙门法藏述。
法藏是贤首宗,我们就是华严宗的三祖,三祖。华严在汉地有五祖,当然就是没有算到梵天的马鸣大士跟龙树大士。若是加上梵天二祖,就是七祖,但我们讲的汉地里面就是五祖。初祖杜顺,二祖智俨,三祖就是法藏,四祖是澄观,五祖宗密。
那初祖叫杜顺,那个杜是他的俗姓,从一个木头,从一个土,杜,姓杜的杜。
过去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说出家人要称释子,但是也就是这个因缘,所以你会发现祖师的名目安列在这个祖脉上面,一定有他的表法。
因为这一念心性他是什么?一定是能够照现一切尘起时,尘,缘尘之时。心若是不缘尘,不能叫觉体,镜子一定要照色才能叫镜子。
所以你不能说只是说到镜体的光明,你还要担当他必定能够照色之时,入尘之时的担当,如是智慧跟力量,才能把这个镜体一体的作用能够把他宣说圆满。
觉心也是,你不能只是知道这个觉心的本来的面目清净,在那个清净当前,照见一切感觉时,不是也是清净处吗?
是因为你不认识觉,你认为他不清净。你认得觉,那一切感受不就是清净的当下吗?
这句话要听清楚,有很多人就是这种心法之中的根本究竟语言听不清楚,所以有一堆魔天现前!
那一切念头知道是觉,就是清净,所以他就放纵一切念头,那是根本不知道修心的人。
你要是在镜子上面要站在镜体看镜色,哪个镜色不清净?看到镜黑也是镜子的光明,看到镜白也是镜子的光明。
但是,你要是真正站在镜体的光明上看黑看白,你可曾还有一分想要追逐于黑?追逐于白?
你只是明白,朗朗知道黑白而已,绝对没有半点追逐!那叫找到镜体。所以,那个时候找到镜体时,我跟你说那个镜色不是本来就清净嘛。
因为清净是站在你找到镜体的这个角度上说,不是清净吗?那是清净啊!
因为哪个镜色不是镜体的光明所现?虽然是光明现前时,照现就算是照的污秽,污秽不过就是镜体的光明,一个表相而已。
那这个表相事实上就是镜体整体的光明,当然是清净!
但是在这个清净上你还会追逐污秽吗?假如你已经明白如是清净,你还会追逐如是污秽,那表示于镜于镜色,你还是二嘛。
你要是还是二,你根本不知道清净!
怎么可能还会追逐呢?所以,有的人说:「心里本来都空嘛,无所谓,要干嘛就干嘛,要喝酒喝酒,要吃肉吃肉,本来万法是空,本来心中清净,啊,你怎么不敢干?」
你知道不知道你堕在地狱,本来也都清净!
觉心现出地狱时,现出地狱,你感觉地狱,也是觉心,觉心从来没有不清净啊!
所以说地狱之中诸佛、佛性依旧在。
但是你不认得这个佛性时,你就受幻觉的苦嘛!
觉心在现出感觉时,觉心永远清净,因为感觉就是觉心,觉心所现的感觉,永远清净。
可你不认觉心时,你就随感觉流转,幻起势力!
所以有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,对不对?
对!没错,仁者讲话太对,对极。佛祖在心中坐,你在造一切恶时,一切念头做出时,你的觉性永远不迷。
可是你就是在觉性上为什么追逐酒肉,噉然酒肉呢?是你背觉才会有种种六根六尘上面的希求,因为有这种希求才会什么?才会不断的残害触恼生灵。
所以将来你到地狱时你也不要忘记:佛祖还在当中坐!你不要到了地狱你看不到佛祖了,就说「奇怪」。
你要在大苦之时都知道原来这念觉心从来不闇昧,你要回到这念觉心上来时,你再看到酒肉你还有那种取欲吗?
你站在觉心,永远听清楚这一个心中的道理,你站在觉心如同站在镜体,站在镜体看镜色,你还有这种取欲吗?你是明白而已,根本无肖说取,那还有这种造作吗?
所以那个是心境根本中的清明,所以他在一切尘中建立的。所以那个「杜」字从木从土,「木」者,长生之相。「土」者,能运载,一切众生的那种担当。
然后顺,就是必定能顺应,恒顺一切。那讲到恒顺时,一定在哪里说的恒顺?在本来面目你才能说恒顺。
你不是在本来面目,你怎么说恒顺?
今天我们用到世间语言,你说我要现在顺从哪一个人,好了我现在要包容哪一个人,原谅哪一个人。
你从你众生语言之中所说的原谅都是什么?都是心中有所比量的,既然有所比量心中有所在作相上面有所较计,计较的说:我原谅他。
那既然我原谅他在现前的作用上面,过去的阴影事实上还在眼前,还在心底深处。那个永远不是什么?不是豁达。
那你在众生说原谅这一念当前,你都自己思维一下,你的觉体都超越你说的原谅不原谅。
我觉得原谅某某人时,这个「觉」中,「觉」能现原谅,「觉」也能现不原谅。
你这个用作上面,你在作用上面,你捉着原谅不原谅,你以为你在世间有所行为,那不过只是什么?只是把你自己的觉知的智慧一直套牢在自我感觉的造作上。
你只要套牢一直造作上,你现在说原谅,说原谅,人家说你的量大,将来你还自以为自己量大,因为你自以为自己量大,你就捉着前稍,尘中的感觉,就在前面尘中的感觉,久而久之,你就迷失了量大,越执著之中,心量就越来越狭隘了。
那叫轮回,只要你堕在眼前的分别,那只有什么?就是轮回相,只有受他势力。
什么叫轮回?你最初觉得大,一念欢喜以为我的心大,从你那念开始已经渐渐变小,就在转小。
但是你能觉得大,能觉得小的那念心,从来超越的,那才真正什么?那才叫真正能够运载,真正恒顺一切,那叫顺。
所以,那个初祖杜顺,又叫帝心尊者,帝,皇帝的帝。所以他是一切大觉心体帝皇庄严最初开布的帝心,所以他讲法界观门,那是第一个尊者叫帝心尊者。
节录于上自下然法师重讲《华严经义海百门》0001讲
Copyright © 2009-2011,
www.nanxingxueyuan.com,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© 圆觉经学习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陕ICP备1801346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