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圆觉经》学习
“是经唯显如来境界,唯佛如来能尽宣说”
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;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
《圆觉经》
譬如钻火,两木相因,火出木尽,灰飞烟灭;以幻修幻,亦复如是。诸幻虽尽,不入断灭。
设计,为更有效传播
INEWS / 经文学习
佛法问答四题(自然法师2020年随机开示)
来源: | 作者:自然法师 | 发布时间: 2021-05-14 | 262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
2020年5月20日 上自下然法师随机开示 :2020年随机开示-佛法问答四题
问:
 

听了您的开示,向自然法师请教几个问题好吗?

 

1、般若空性道理懂遇事不动心做不到,是定力不够道行功夫差?还是习气之使然?习气如何除?

 

2、师父说真正的不动心,遇事完全能透的过去的人,不知这种境界的人,要几第菩萨才能保持心如如不动?

 

3、师父说懂的空性之理只是起修而已,毕竟觉心从来不失,只有不背离觉体才能够导正归家。师父,既然觉心从来不失,又如何有背离之说?请您开示我不明白此话怎讲?

请问法师,就一般行者而言,现量证的根本智,了知烦恼本来空,但遇到烦恼时还会起烦恼。

 

知烦恼现前处,即是自然法师所说的这就是真心的现前处!

我想问的是真心不动,没有烦恼。烦恼是妄心的觉受,只是真心的妙用而已。

明知烦恼即菩提,但烦恼来了,自己作不了主,被烦恼所转。

当烦恼来时请问法师,您是如何把持自己不动心?

是怎样做到金刚经上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"

 

4、师父说:在一切动心或是生气上面都要懂得惭愧心,不甘心背离觉体,才能慢慢能够导正归家。

您老还说证到真心,遇事不动心就是觉上起觉

请问法师有个问题我不明白,遇事觉上起觉,即是头上安头,觉上起觉还是二心。

这个问题如何理解?请您开示好吗?

我想问的问题,碰到问题要生惭愧心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

根本的问题是想法师告诉我们如何从烦恼中走出来?



 文字稿:  

看你问的这些问题,应该不是你问的,这里面夹杂了一些别人的声音吧?不然你一下自然法师,一下法师,一下师父,好像都不是自己的口吻吧。

 

那既然问了,我尽量这次回答你。但是将来要是,别人要是这样子问问题的话,尽量就不必问我了,因为那不属于正确的闻法跟求法心。

 

或许,有的人认为他们不需要求法,但是任何行者最初向道之时,都还是要懂得,如何在三宝之中念念去求的。

我慢慢回答你这几个问题,你中间就不必再问。

 

你的第一个问题,问到是定力不够,道行功夫差?还是习气使然?

定力、道行都是在觉心上念念回光的。但要背觉,现前全是习气。你要除去习气,要是背觉说除,那亦是枉然。 

你要明白是觉,习气尽除,觉心可以看到一切念头现前的种种习气,但觉心从来超越习气。

那还要在习气上断的,念念不肯在觉心上认的,那是根本不知道断习气的人。

 

那永远都还是在这种心意识上搅扰,在这种心意识上,永远都是在凡夫的情结之中,那说要断,说要如何如何。

不过是增添自己,其他在向道之中的,意识上的障碍而已。

 

再问几地菩萨真正不动心,能够完全透过?

我们不说完全吧,但有惭愧心的行者学人,都能够念念之间不断的鞭策自己,能够渐渐达成。这何必一定要告诉你几地?

大禹治水,或者是天下的发明家,念念之间,要是放在现在心中所向趣的,这种心中的好尚之中。

其他的任何,其他的杂事,他自然就不会放在心上。任何世间的这些搅扰,他自然就不会再有念头去,愿意去跟他去流浪、流转。

这种是几地?这种但肯发明心地就是了。

 

觉心当然从来不是,现出背离的感觉不是还是觉心?不然你怎么会有背离的感觉?

你只是在背离的感觉之中,被这种背离的假相所蒙骗,所以才要你懂得,那其实背离全体是觉,那叫归家。

 

若是还在这里问,觉心既然从来不失,如何又有背离之说?那表示你还是抓着真正有一个觉心,他不是背离。他不能起成明明白白的背离,那在这一切法中,你就是二法,你就是还有妄想分别。

 

既然还有妄想分别,你将来在任何的种种差别念头之中,念想之中,因为我们毕竟还是凡夫,你就永远没有办法归家。

所以说这句话时,「既然觉心从来不失,如何有背离之说?」,讲这句话的人,他明白真正就没有背离了吗?他明白什么叫没有背离吗? 

假如讲这句话的,平常还会念念之间背离于觉,念念还是在念头上面,甘心流转在现前的意念、假想,一些妄相上面。

那这句话,对自己又有什么帮助呢?

 

应该是,既然觉心从来不失,如何我今还肯背离?这才叫惭愧心。这一念,这一句话,在念头上还有返观,还有鞭策,还有惭愧的迹相。

 

那这种话,才是行者心中应该常有的声音。要问我是如何把持?我要知道我是修行人,我是比丘,我是学者,我是行人,我是佛弟子。

在不能把持上,我就能够起惭愧心,甘心甘愿念念回光把持。

 

觉心上起觉,是让行者跟学人明白,念念之间,就在这些过去所谓名相之中,众生的妄想、妄念当前,哪个不是觉?

就在如是念念的感觉上,你念念明白是觉,就是觉心上起觉。

觉心上起觉,明白的人知道,这句话是根本一体、一如。

 

虽然方便说在觉心上起觉,是起种种「摄受想」,起种种「归家想」

所以在觉心上起觉就是头上安头,过去古德是告诉一切还在觉心上起觉,光这一句话之中还妄分为二,这种人说的,叫头上安头。

 

所以拿祖师跟行者,跟学人的教授语言,当成自己以为上面,还在说「觉心上起觉」还是二心。

你既然还见到是二心,觉心上起觉,你都还觉得是二,那你就永远觉心上起不了觉。

 

你要明白「觉心上起觉」根本从来不二,我就可以从凡入圣,念念之间觉心上起觉。

 

所以后一个问题,说碰到问题生惭愧心,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
问法师是如何从烦恼中走出来的?

 

惭愧心是跟行者、学人说的。学人跟行者的惭愧心,不是一般的惭愧心,一般的惭愧心当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
行者跟学人的惭愧心,是念念之间,不甘再于背离觉体的惭愧。

你能有如是惭愧心,才是《华严经》之中讲的「惭藏」跟「愧藏」。

 

你要是不能入如是惭愧二藏,你根本还是不懂什么叫「惭愧」。纵然发生惭愧,都是一般的世间众生,小心小愿中的惭愧。

 

小心小愿中的惭愧,都不能够让你将来毕竟出离,何况连小心小愿的惭愧你都不认。

还认为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,连惭愧都不起,将来又怎么能回头呢?

 

当行者发心,发菩提心时念念看到现前过去,随众生业感之中流转的业障现前处,自然就起成惭愧。

就在这个惭愧之中,他就能够念念返观,念念剖析,念念披剥觉心的根本面目。

 

你能够这样子懂得惭愧,你能够真正用上如是惭愧,我再告诉你,如何从烦恼中走出来?

 

-上自下然法师2020年随机开示(202005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