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讲地点:台湾南行讲堂
随堂教材来源大藏经:
唐 · 法藏大师 |《华严经义海百门》之实际敛迹门第二
随堂教材:
由心与尘二即无二。唯心无体。一亦无一。由一无一。由二无二。一二无碍。现前方入不二。当经云。无二智慧中。出人中师子。不着一二法。知无一二故。
补充教材:
《六祖坛经》卷一:
逐后数百人来,欲夺衣鉢。一僧俗姓陈,名惠明,先是四品将军,性行麁慥,极意参寻。为众人先,趁及惠能。惠能掷下衣鉢于石上,云:『此衣表信,可力争耶?』能隐草莽中。惠明至,提掇不动,乃唤云:『行者!行者!我为法来,不为衣来。』惠能遂出,坐盘石上。
惠明作礼云:『望行者为我说法。』惠能云:『汝既为法而来,可屏息诸缘,勿生一念。吾为汝说。』明良久。
惠能云:『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?』惠明言下大悟。
复问云:『上来密语密意外,还更有密意否?』
惠能云:『与汝说者,即非密也。汝若返照,密在汝边。』
明曰:『惠明虽在黄梅,实未省自己面目。今蒙指示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今行者即惠明师也。』
惠能曰:『汝若如是,吾与汝同师黄梅,善自护持。』
明又问:『惠明今后向甚处去?』
惠能曰:『逢袁则止,遇蒙则居。』明礼辞(明回至岭下,谓趁众曰:『向陟崔嵬,竟无踪迹,当别道寻之。』趁众咸以为然。惠明后改道明,避师上字)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