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文字里面一看就知道,忘记返观觉心。
你要明白是觉时,虽然我的妄念有这种厌喧斥动的那个念头,我都会知道「觉得厌的是谁?」
你要习惯就是这样嘛,你自心起的力量,他就「觉得的是谁?」你的前面的念头就会自己老老实实歇下来,你就不是随着前面这句话动作的。
你在刚开始修行时,能够先有如是这种资粮,那你的修行路中,那就不叫做什么?最初下手就不叫做错乱。
假如连这种资粮都没有,那任何厌喧斥动现前,你老是随着现在的执著,就是以自心迷惑自心,那一定是因地心中不真。
所以你明白那种资粮,其实换一个名字告诉你,那是什么心?就是行者、就是一切修行人最初要修的出离心!离心现前!
你以为离心现前就是「离」啊?他「离心」就是这种样子?不是!
当你离心现前时,你都知道,每个念头现前处,你就知道。
因为尤其是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的离心现前,他还有个根本的一个主体、有一个思惟,离心现前就是,每个感觉现前他就知道,那「觉得的是谁?」
其实这里面就是出离心现前,可是这个出离心,他全部把他的精神灌注征明觉心的作用,这是大乘不同小乘南传的地方。
都有出离心、都是离心现前,但是大乘的离心现前时,他还有根本义谛,不离根本义谛,能照到自己本来面目的义谛。
-摘选于上自下然法师略讲《宗镜录》序 第七集(下)
自然法师:小慈小悲和大慈大悲(如何理解无缘,如何理解同体)
自然法师:大乘佛法不是以「放下」为目的
自然法师:大乘超度实义
自然法师:用镜子的譬喻理解「回入娑婆」
自然法师 | 借镜子的譬喻理解大小乘之差别
自然法师:如何参觉体?最方便之法即是持念佛名
南投观音寺 | 召开初步会堪修缮工程会议(2022-08-18)